半導體「關稅」是重點?

中美角力才是關鍵

在中國大陸傾國家之力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下,對既有的半導體大國美國、韓國、台灣將造成衝擊,這波貿易戰在關稅之外,美國更試圖以貿易談判要求中國大陸放棄對「中國製造2025」的補貼政策,而這是否確實影響中國大陸半導體發展腳程?又對台廠發展將造成什麼樣的變化?


依賴進口的中國半導體

useMyKeyWord

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(WSTS)預測,2018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預計將會超過4600億美元。其中,中國進口額就佔了一半以上,是半導體的主要進口國。



實施「中國製造2025」IT產業首重半導體,從IC設計、晶圓代工到IC封裝測試,未來將高度「國產化」,掌握半導體生產設備製造能力。

useMyKeyWord



useMyKeyWord

中國扶植半導體,自製率拚達70%

不過中國大陸近幾年為了加速半導體發展,弄了龐大資金,透過合資公司、併購等方式,從美國企業獲取關鍵技術,來加速腳步,後期更衍伸出人才挖角、竊取IP等負面傳言。




中國發展半導體

美國全力防堵?

這也是美國對中國展開關稅報復的原因之一,川普藉由提高關稅打擊中國科技業的發展,並利用貿易談判要求中國放棄對製造2025的補貼政策,同時也透過WTO要求中國修改歧視性技術移轉規定,在三管齊下的措施下,減弱中國發展科技產業的能力。




美國技術保護

假設美國對中國半導體,因為發生一些侵犯智財或不公平競爭,而有一些保守作法,例如不提供設備、不賣給中國製造商,可能會對中國半導體長遠發展,造成速度放緩的影響。



實際案例:美國政府對福建晉華發出禁售令

福建晉華案:美國政府禁止輸出技術、產品及工作人員至該廠。

useMyKeyWord

市場認為該禁令將影響中國DRAM廠發展進度,野村證券表示,中國DRAM技術目前落後美國約3-5年,如果貿易戰延續,中國可能落後5-10年。



整體DRAM市場,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,從過去兩年漲幅不斷的行情轉為保守,國際大廠也宣布降低2019年資本支出。





記憶體廠商如何因應:

美光將從中國把工廠或封測產能往外移,有利於中科廠或新加坡廠,三星、海力士也會做調配,在中國製造的東西盡量賣中國,在韓國或台灣製造的產品賣美國或歐洲 。

而模組廠就會受限,全世界最大的兩個電子市場是美國跟中國,所以中國大陸模組廠會慢慢移動,將來以在台灣或美國製造為主。





中美貿易角力戰,台廠角色受關注

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,IC製造(包含晶圓代工、記憶體製造)位居第一、封裝測試第一、IC設計亦位居第二,在目前的市場版圖下,台灣位居領先地位。

但近幾年中國大陸傾力發展半導體,也讓台廠領先地位的後續發展備受關注,如今中美貿易戰下,試圖遏止中國大陸半導體進程,能否讓台廠反而在這波貿易戰中受利?







台廠技術領先的優勢 晶圓代工及封裝測試

台積電固若金湯的商業模式,在五到十年看不到有什麼重大的改變;封裝廠正在嘗試做新的異質整合,這是台灣封測廠利基跟優勢,因此普遍認為,台廠還具有3-5年的競爭優勢。





晶圓代工廠商看法:

貿易戰使2019年不確定因素增,但世界先進長期仍看好8吋晶圓代工需求,將續擴產能。

整個市場的不確定性都一直存在,尤其IMF對全球GDP 預測,四個月前的預測跟現在就已經變化相當快,對廠商來說,只能在自己可以控制的地方,就多做一點,並且隨時關注市場訊息。但,我們認為,2019年這些因素都是短期的影響,我們做晶圓代工就是起起伏伏,長期來說,對8吋晶圓代工的市場需求還是相當有信心。




大陸半導體「跛腳」

台廠有機會借力使力

useMyKeyWord

持續善用台灣北中南群聚優勢,下一步應該要看跨國生態,亞洲是半導體重要市場,跟美、日是很好的合作夥伴,要一起打造半導體跨國系生態圈。




延伸閱讀


製作小組

記者|林昕潔 萬惠雯

攝影|張正育

影片|黃書浩

設計|蔡涵綸